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研动态

关于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思考_许丽娟

发布日期:2022-06-18   

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思考

丽娟

(肃省高台县友联水管所,甘肃 高台 734300)

要:受配套设施落后、缺乏节水意识、节水技术落后等因素影响,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效率比较低,对 农业现代化发展造成极大阻碍,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迫在眉睫。本文围绕影响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主要 因素,从完善水利基础设施、推广应用节水技术、科学调整作物结构、提高群众节水意识、建立节水灌溉制度 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几点应对策略

键词:农业灌溉;用水效率;措施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6997(2022)09-0083-03

DOI:10. 15979/j.cnki.cn62- 1057/s.2022.09.012


相关统计发现 我国农业年用水量达到 3 860 亿 m3,占据总用水量的 70%,而灌溉用水量达 到农业总用水量的 92% 说明农业节水灌溉潜力十 分巨大 。然而从实际来看,由于受到多重因素影响, 导致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较低 要充分发挥农业 节水效益,还要对这些影响因素展开深入分析, 根源入手提高灌溉用水效率,推进农业现代化 [1]。鉴于此,对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措施进 分析和探讨。

1 影响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主要因素

响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因素进行总结和分 析,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一是水利基础设施不够完 当前开展农业灌溉工作主要依托水利工程设施 发挥作用, 然而这些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时间已经 较久,实际运用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发展需求,加上设 施设备落后,不仅降低了灌溉效率,还会引发水资源 浪费问题。二是缺乏节水意识。传统农业灌溉用水价 格普遍较低,导致人们用水浪费情况普遍存在,群众 节水意识不强。三是节水技术落后。随着科学技术不 断发展,滴灌、微灌等节水技术日渐成熟,并在农业 灌溉中进行大范围推广应用,但是从实际来看,没有


因时宜的优选节水灌溉技术, 导致水资源损失情 况发生,实际利用效率不高 。四是用水管理不规范。 为更好配置水资源,提高农业灌溉效率,加强用水规 范化管理十分有必要。但是联系实际发现,农业灌溉 用水管理还不够科学规范,特别是根据农作物生 特点和用水需求配置灌溉水资源方面 ,还需要结 实际加强规划管理,提高灌溉效率与效益[2]

2 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有效措施

2.1 完善水利基础设施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效率 需要 管理部门研究水利基础设施的实际建设情况及 整体的建设需求 。在我国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全新 时期,更加需要水利基础设施作为支撑与保障,相关 工作人员要合理开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由政 管理部门作为主导, 与施工单位以及施工企业共 善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流程,全面深化水利基 设施建设工程。相关管理部门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极配合专业化施工团队以及施工企业, 统筹规划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整体建设形势以及具 体的建设模式。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 分发挥农业水利基础设施的积极作用, 相关管理


作者简:许丽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 E-mail:252818997@qq.com 收稿日期:2021-09-09

83


(2022 年第 09 总第 638 期)


要充分意识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 的实际问题。农业灌溉需要水利基础设施提供支持 止水利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设施设备落后等问 农业灌溉带来不利影响,要根据新时期农业灌 际需求,对水利工程和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和完 善。特别是在灌溉渠道方面,除了要根据农业灌溉需 其进行科学规划设计以外,还要选择新型防渗 材料对渠道进行建设, 不仅可以保证渠道输水效 和安全,还能够取得较好的节水效果 。另外,还可 在水源和农业用地之间建设提灌站, 既能够缩短 资源运输距离,又能够为农业灌溉提供极大便利,在 减少水资源费的基础上,提高灌溉用水效率。

2.2 推广应用节水技术

在我国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各式各样 水技术以及相应节水设备被人们应用在农业生 产中, 多元化的节水设备可以合理提升农业灌溉 的实际应用效率,避免出现水资源浪费问题以 他类型的水资源污染问题,在合理保护乡村地 然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节约了大量水 资源。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节水灌溉 技术也不断涌现出来, 并在农业灌溉中得到广泛 广和应用,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农业灌溉效率,还能 促进农作物更好地生长。一是喷灌技术。主要是利用 道将有压喷头分散成细小水滴均匀地喷洒到田 间,作为一种机械化、半机械化灌溉方式,水资源利 用率可以达到 80% 并且运用喷灌技术不再利用农 渠、畦埂等,可供农作物播种面积会扩大 15%~ 20% 加上喷灌技术应用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投资较低等 优势明显, 农民运用积极性也会提高 。二是微灌技 术, 是一种微型喷灌技术在现代农业灌溉中进行 用,主要是利用塑料管道进行输水,并通过微喷头喷 洒实现局部灌溉,与一般喷灌相比较,省水效果更加 明显,并且能够起到调节田间小气候、增产增收等作 用,在经济作物、温室大棚等中应用较多 。三是 技术。滴灌技术在农业灌溉中的运用,主要是利用塑 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 10 mm 的毛管小孔送到作物 根部,实际应用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可以达到 95%,若 将之与施肥有效结合,节水增产效果会更加理想,在 旱缺水地区较为适用[3]。四是远红外监控技术。远 红外监控技术与传统的节水技术相比, 在技术应


形式及应用模式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 。远红外监 控技术主要是将具体的节水技术与互联网信息技 进行紧密融合与对接, 由相关工作人员直接将节水 设备安装于农田,随后在节水设备内部安装远红 控设备以及与之相关的数据传输设备, 在节水设 备正常运行的前提之下,可以快速监控节水设备 运行情况以及运行参数,结合节水设备内部零部 的实际运行情况, 向相关工作人员以及管理人 传输电信号以及相关数字化信息 工作人员以 管理人员可以结合电信号分析节水设备的实际 行情况 判断节水设备内部是否已经出现故障 及其他类型的技术操作问题 一边快速调整节 设备的运行形势,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运用远 外监控技术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全过程监控节水 备的运行模式 也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快速调整 水设备 从而逐步满足农田水利灌溉工作的整 需求。运用远红外监控技术,要求相关工作人员 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相关数据传输技术, 在数据传输以及数据处理等诸多方面均需要严 依赖计算机设备 如果相关工作人员无法快速 理各种各样的重要信息以及复杂电子信号 能使远外监控技术无法正常发挥其积极作用, 导致节水设备内部零部件出现其他问题 。此外, 用远红外控制技术也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快速了解 内部农作物的实际生长情况,调整水资源灌溉量, 足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与发育。

2.3 科学调整作物结构

我国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现状有所不同, 发展模 式也存在诸多不同之处。在这一前提下,需要相关工 作人员认真分析某一地区农作物的种植结构 按照 经济发展的整体需求以及具体的发展模式,科 学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以及种植模式 ,选择适合本 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农作物种植模式 ,提升本地区 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需要相关 人员调整水资源灌溉、施肥等诸多方面的实际 ,进一步细化农作物耕种以及后续管理的实际 步骤,快速提升我国农田节水灌溉整体效率,统筹研 究具体的工作问题以及相关管理问题 ,优化我国农 业经济发展体系 。考虑到种植不同作物对水的需求 量也存在一定差异,科学合理地调种植结构,在实现


84



增产增收的同时,灌溉效率与效益也得到提升。实践 需要深入实地对农作物种植特点和规律进行了 解,并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基础上,促进农民群众积极 转变种植观念,对一些节水高产作物进行种植,操作 中还可以将水分利用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 取得较 好增效增收效果 。另外,由于作物的产量与水分 料、光照等密切相关,在其他因素不变条件下,作物 量与肥力呈现出规律性变化关系,通过以肥调 水能够提水资源利用效率,并提高农作物产量 2.4 提高群众节水意识

宣传力度,直接选派专业管理技术人员到 农村地区, 面向广大群众细致讲解节水技术以及 水设备的实际使用方式, 引导群众认识节水灌溉 作的体价值以及意义 。在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 过程中,要取得理想效果,还要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参 与进来,并且群众节水意识的高低,也将直接影响到 最终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实践中,除了加大农业灌溉 用水宣传以外,还要鼓励群众积极采用现代化 灌溉技术,在更好地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的基 础上,取得较好的节水效益 。同时,根据农业灌 水实际情况,对水价进行科学合理调整,操作中要注 意对费负担、灌溉面积、节水潜力、灌溉效率等因素 进行综合考虑,然后制定差异化水价机制,提高农户 选用节水设施的积极性,并为管理灌溉用水有序进行 定良好基础[4]

2.5 建立节水灌溉制度

式开展农业灌溉工作之前,相关管理人员 对现代农业发展方面的实际问题进行统筹规划 与分析,结合节水灌溉工作的实际要求,合理制定具 工作制度以及管理规范,以便统筹规划农业水 资源利用形式,在节约水资源的前提下,逐步提升农 业灌溉水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以节水、保水为主要


的工作原则,进一步提升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由 国不同地区的气候要素以及农业发展基础存在 异, 不同地区所采取的灌溉形式以及农业耕种方 所不同,在相关工作人员制定具体工作规范的 过程中,也会面临不同类型的管理问题。相关工作人 在制定节水灌溉制度的过程中, 首先需要考虑到 地区农业发展的实际现状, 更加需要考虑到农业 用水的实际要求,针对原有工作体制方面的信 息问题以及管理漏洞进行细致研究之后 逐步推演 出较为全面的管理制度以及工作标准 。一套完善的 水灌溉制度可以为农业高效用水提供有力指导, 操作中需要结合农作物生长特点,结合灌溉、农艺等 措施,对农业灌溉水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和管理 时,用统一管理制度将农业、水利、科技、环保等部 门有效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合作协调机制,增加各部 门沟通联系,助力农业高效用水工作更好展开 。此 外,紧紧围绕节水农业规划,根据农作物不同发育阶 段对水分的需求,大力推广和应用节水灌溉,在节约 资源灌入量的同时, 不同作物生长需求也能得到 有效满足,并在持续完善和优化节水灌溉制度中,不 断提农业灌溉用水效率[5] 。在逐渐完善节水灌溉 制度之后,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实践、操作等形式,进 步检验相关制度理论的真实性、可靠性与完整性, 续管理环节之中再度调整节水灌溉制度的内容 及运行形式。

3 结语

随着现代农业不断发展,农业生产灌溉要求也不 断提高。从实际情况来看,农业灌溉用水效率比较低 下,并存在较为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为了改变这 况,在分析影响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因素的基础 上,用完善水利基础设施、推广应用节水技术、调整 作物种植结构等措施,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秀歌.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江西农业,2018(2) :56.

[2] 曾艳丽,赵豹,孙建国.关于提高灌溉用水效率的思考[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1,17(9) :82-83.

[3] 方元华.探究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J].低碳世界,2020,10(7) :140-141.

[4] 高卫东,葛雯,叶永伟.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探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2) :132+134.

[5] 封真,王瑜.怎样高黄河农业灌溉用水效率[A].科技创新与水利改革—— 中国水利学会 2014 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 [C]. 国水利学会,2014:3.

(编辑 张顺全)

85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ICP备05001586号   技术支持: 杨凌贝塔网络